江南体育体育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体育强则中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将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作为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体育产业作为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是体育强国建设的突破口。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否得到有效满足,经济发展新动能能否加快形成。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力。
体育产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事业,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正迎来新的机遇。
利好政策不断加持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强国建设,持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系列体育产业支持政策相继出台。2014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19年出台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020年出台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智能体育,培育体育消费新业态。2021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提出,要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随着各项体育产业政策的落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体育消费持续释放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需求牵引。体育产业涵盖以大众健身为主的群众体育市场和以职业联赛、商业竞技等为主的体育竞赛市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需求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群已经超过4亿人。“全民健身”正在成为新的社会风尚,这有力推动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消费市场之一。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体育消费规模已经达到1.5万亿元左右,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增加至2.8万亿元,特别是在线健身、在线培训、在线观赛等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新的消费亮点,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较强的需求牵引。
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供给支撑。数字技术具有高效性、精准性、开放性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传感、5G等新技术加速向体育产业渗透,对体育产业发展形态产生显著影响,催生出一系列体育新模式新业态。比如,运动健身App等创新应用持续涌现,篮球馆、体育场等体育设施智能化升级快速推进,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体育用品加快普及应用,数字技术使得体育商业模式焕然一新。数字技术与体育产业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增加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的兴趣,降低了体育健身的成本,对全民健身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体育资源配置,提升了现有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顺应了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好的供给支撑。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但也要看到,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距离体育强国建设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明显。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一个是发展不平衡问题。比如,不同区域之间的体育产业发展存在落差,东部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城镇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要好于农村地区,其中,大城市发展水平又要好于中小城市。
产业发展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当前,我国体育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相对较低,距离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还存在不小距离。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12245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1%左右,对经济的贡献度还有待提升;市场化程度还有待提升,特别是职业体育商业化水平相对偏低,运动项目产业发展有所不足,健身休闲业和竞赛表演业发展水平相对较弱。
体育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内部不同业态之间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在不同业态之间的比例失调,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服务业占比偏低,体育用品制造业占比较高。据统计,2021年,我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增加值为3433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28%,而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和体育健身休闲活动的增加值分别为129亿元、892亿元,分别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1.1%、7.3%。
体育产业供给质量有待提升。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受市场化起步较晚等因素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相对不高,存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匹配的问题。由于供给结构不能有效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中高端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与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比如,我国体育产业普遍存在“重视体育用品供给,而轻视体育服务供给”“体育产品与服务供给相对单一”等问题,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能力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体育产业经济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体育产业经营主体活力不够。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经营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还有待增强,市场在体育产业中的调节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政府、企业、个人等主体之间的多元联动机制还不健全,一定程度制约了体育产业经营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比如,体育市场过度依赖于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市场准入门槛的存在也是制约经营主体活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因素。由于“玻璃门”“弹簧门”的存在,民营体育企业进入体育场馆运营等体育产业领域存在一定障碍,造成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市场活力相对不强等问题。
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体育强国建设,应着重围绕“三个聚焦”原则开展工作。一是聚焦全面发展。体育产业涉及全民健身、竞技体育等方方面面,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个地区、各个业态的协调发展。二是聚焦释放潜力。社会力量是助推体育消费的重要支撑,要发挥好市场机制,不断释放体育市场活力。三是聚焦政策协调。体育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引导,要不断优化支持方式,加快推动形成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江南体育。在此前提下,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提升健身休闲产业链。体育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体育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应高度重视并积极发展健身休闲产业。一是重点培养大众终身运动习惯。持续推进全民健身行动,培育各类健身组织,打造“15分钟健身圈”。建立健全运动等级评定制度,依据不同项目、不同年龄特点,制定专业和业余相统一的等级标准体系,增强健身培训消费黏性。广泛开展各级学校体育联赛,鼓励每名学生熟练掌握至少1项运动技能。二是因地制宜完善体育健身设施。鼓励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仓储用房等既有建筑以及地下室、屋顶等空间改建体育建设设施。鼓励社会资本合理利用市政用地建设篮球场、足球场等体育设施,并按约定享受相应权益。三是充分挖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潜力。支持鼓励各类学校对校园内部体育场地设施进行社会通道改造江南体育,以购买服务方式引进专业机构开展运营管理,在节假日向社会开放。
加快竞赛表演业发展。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业态,对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大力扶持竞赛表演业发展。一是深化市场化改革。将单项运动协会主办的体育赛事资源向社会开放,发挥市场化机制作用,打造知名体育赛事品牌。比如,可以围绕国家战略打造长三角马拉松、京津冀马拉松等知名赛事品牌,培育环中国自行车赛等原创赛事品牌。二是改革场馆运营管理机制。推广公共体育场馆“两改”工程,既要做好功能改造,使大型体育场馆具备体育健身功能,又要改革运营管理机制,将体育场馆交由市场运作,放开搞活场馆资源,带动竞赛表演业发展。三是完善赛事管理服务。建立健全跨部门体育赛事综合服务机制,完善体育赛事办赛指南和参赛指引,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任务。改进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措施,优化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许可预受理系统,为体育赛事承办方提供办赛便利。
拓展体育培训产业链。体育培训不仅涉及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集聚体育培训发展合力。一是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体育培训。支持体育产业经营主体开展冬夏令营培训,用更优质的体育项目培训充实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帮助他们更好掌握体育技能,同时激发体育消费热情,拉动体育培训产业发展。二是加强体育人才培养。鼓励高等学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完善体育专业设置,加快构建能够有效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教练员水平评价制度,更好促进体育培训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加快推进体教融合。鼓励各类学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积极引进退役运动员、专业教练员等专业人员为学校体育课外训练和竞赛提供帮助和指导。支持学校完善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体系,鼓励将各类体育基地或运动营地纳入青少年研学基地。
推动体育用品和服务融合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是体育产业的两大支柱,促进两大业态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体育服务业和体育用品业的融合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发展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培训等服务业态,引导体育用品企业开拓体育服务业务,通过服务开拓新的市场。二是促进数字技术与体育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感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体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推进数字技术与健身休闲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健身休闲平台企业,打造在线健身休闲生态圈。推动数字技术与赛事转播、赛事运营、赛事观赏相结合,持续拓展竞赛表演业的发展空间。加快建设智慧体育场馆,提高场馆智能化运作水平,有效提升场馆综合利用效率,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力赋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