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日前,为期五天的首届全国小学生曲棍球夏令营暨2021年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U12、U10组)在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曲棍球场收官。作为全国小学生曲棍球比赛的最高级别赛事和首届夏令营活动,既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成果展示,也是对小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竞技能力和精神风貌的一次考验,更是全面深化体教融合的有利举措。
通过鼓励支持小学生参与竞技体育专业赛事,达到以赛代练、以赛促练的目的,为实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系“一条龙”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从不会到会,从感兴趣到坚持下来,曲棍球这项运动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意志和技艺的磨炼,还有让他们受益终生的经历和体验。”天津东丽区曲棍球项目教练员、东丽实验小学曲棍球驻校教练员刘斌说,此次他带领队伍参加女子组U12和U10的比赛。
赛事是体育的灵魂,如果体育教育的实践中缺少赛事,体育的乐趣和价值也将大打折扣。“这次参加比赛的孩子是从2019年开始接触曲棍球的,由于疫情的影响,孩子们还没有参加全国比赛的机会,这次出来比赛,孩子们的眼界开阔了,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对促进她们以后自觉坚持训练很有帮助江南体育。”近几天孩子们的进步让刘斌颇为欣喜。
和刘斌一起为球队提供服务的,还有他十四年前带的第一批队员、现任省队主力的孙悦,她趁着全运会结束后的休息时间回来协助教练刘斌备战比赛,孩子们都亲切的叫她“大师姐”,大师姐在训练之余负责管理孩子们出行生活的一切琐事。
10岁的郝怡朵说她最崇拜的人是“刘教练”和“大师姐”,因为曲棍球,她可以克服3000米长跑训练带来的恐惧,也因为看到教练们在训练场上认真的样子而愿意将曲棍球训练坚持下去,练习曲棍球两年了,郝怡朵和小伙伴们最大的收获就是体质越来越好了,尤其在换季的时候不像以前那么容易感冒了。
周一抓技术训练,周二抓力量训练,周三技战术+素质,周四素质专项,周五打实战,周六周天休息,孩子们每天2小时的训练安排在每天下午放学以后,尤其是“双减”以后,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时间保证训练,真正实现了学习训练两不误。
像天津东丽这样“一条龙培养、一体化推进”式的新型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了小学生能在在百米半径内进行学习、训练和生活,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让孩子们“打球”更有保障,也让热爱体育想要从事体育专业的孩子出路更宽,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根本任务与目标要求,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采取顶层设计深化体教融合、打造多元特色办学的创新实践。
“团队型的同场竞技运动对孩子们的教育价值比单一型运动项目的教育价值更大。在赛场上孩子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怎样去协作,如何去竞争,在此过程中培养出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公平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和自律意识,通过比赛来达成育人的目的。”全国体育学校联合会副会长、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李雄说。
“过去为了带出一支队伍,我们摘尖子、选苗子,现在我们希望大面积地普及和推广这项运动,想办法让更多的孩子运动起来,参与进来,孩子们体质健康的水平也会越来越好,我们能够从中选拔出来的优秀苗子也就越多。”学校体育的加强,让兰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曲棍球男队主教练孟益均不再为招生选材而发愁。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主体作用,让原本由专业渠道培养的运动员回归到学校中去,不耽误学习,也不影响专业训练,应该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的目标之一。
以青少年健康发展和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共同目标,是深化体教融合始终坚持的方向,以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根基,把培养竞技运动员和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竞赛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层次和水平,搭建面向人人、项目丰富、层次鲜明、校内外结合的青少年学生竞赛平台,逐步实现“人人能上赛场,人人都有特长、人人都会技能”的培养目标。
更好地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孩子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江南体育、健全人格、锻炼意志,让体育成就更好更全面的教育,成为伴随每个人一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转自10月12日《中国体育报》07版)
国家体育总局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2号邮政编码:100763联系电线网站联系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