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笔者曾在上海一家公益机构做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的评估工作,同时有幸得到其他几位与我一样的志愿者的帮助,实现了信息的共享(涉及的地区有江苏、江西、浙江、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四川、甘肃、宁夏、青海),这些宝贵的信息无疑增加了文章的信度并减少了其样本的局限性。
称呼由“暑期支教”逐渐转变到“暑期夏令营”,形式和内容的改变自然也随之而来。
益微青年柚子老师的观点很好,支教就是支援教育,会让支教的人有一种道德的优越感,让支教的人会觉得只要付出就好而不用负责任;从社会的角度讲,总会有一种刻板印象“支教就是要给当地基础教育状况带来很大的改善,否则就是说大话”。当大学生背负起这种重担的时候,要么就会觉得无能为力,找不到存在感和意义;要么就会把原本属于孩子的快乐暑假搞得特别严肃无聊。因为靠大学生15天左右的努力,想要带来实质性转变的几率很小。但是谁会说夏令营时效短、效果差呢,相反更会提到这是一份宝贵的经历。而且当“暑期支教”改为“暑期夏令营”时,团队就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可以开展各类兴趣活动而不仅仅是盯在语数外的文化课上。
“以启发学生、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为主并辅以少量的文化课辅导”的夏令营和传统意义教学(课程的开设基本为文化课,并在结营的时候设有传统意义上的考试)的支教相比,笔者是更倾向于夏令营的。半个月活动的开展,夏令营不论从名称上还是意义上看起来都比支教更适合。
主题课程:认识并相信自己、学习的乐趣和意义等。当然往往都会分为几节40分钟的课程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开展。
兴趣课:影视鉴赏、摄影、手工、社交礼仪、法律、西班牙语、书法、科学、性教育、物理、认识各国国旗、不同生物、不同国家、武术、舞蹈、平面设计等等。有些团队在进行队员招募的时候会考虑到专业的分布,根据队员的专业及特长,为同学们开设出了多元化的兴趣课。
结营汇报演出:在结营前,志愿者及学生会一起为家长和校方呈现一场精彩的演出。很多团队在夏令营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便开始着手准备,他们会带着学生排练不同的节目,通常会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上场的机会。
在调研数据中显示,目前大学生团队志愿者人数为10人上下,队长多为大二学生、队员以大一为主,夏令营开展时长多为15天左右。一个优秀的团队为了一场夏令营,前期要选择夏令营开展地点,与校方联系并获得当地教育局的同意。团队在招募队员的时候都会有一些规定和要求:譬如情侣不能进一支队伍;能接受一段时间不能洗澡;可以做简单的饭菜。当然招募时更看重队员们的教学能力。很多团队在组建完成后,每周定期举办活动进行团队磨合,增进队员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也会开展适应性训练,如爬山、拉练、野外露营等来为夏令营的艰苦生活做准备。
大学生在开展夏令营时,会处在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卖白菜操着卖白粉的心”形容就很恰当。这个尴尬的处境也给他们带来了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安全:这个隐性和显性共存的问题是对大学生团队最大的威胁和挑战。很多团队在开营之初会和家长们签订安全协议书,大多承诺了学生在校及放学回家途中的安全,团队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并在活动策划书里准备有一份详尽的安全预案。笔者亲眼见到过队长因为一个孩子突然回家而惊恐的眼神和表情,那一刻觉得他们背负的责任真是太多也太沉重了。但是这在以往评判夏令营的文章中,却很少被提及。
纪律:大学生并没有像老师那样呵斥和训诫的绝对权力,所以志愿者往往会通过制定班级公约、增派助教、提高课堂内容对学生们的兴趣、做活动等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更好的维持秩序,然而在进行走访调研时发现有些方法收获甚微,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更不利于课堂效果的提高,尤其是在做活动的时候,可能会使学生注意力过多的放在活动的形式上面,而忽略了课堂的实质内容。
资金:除了个别团队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校方大力支持和社会募捐等),大部分都被这一问题所困扰,有些甚至需要自掏腰包。有些学校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师范类的学校支持力度相对较大,但这部分资金往往不够十人左右团队近半个月的花销。于是团队会向社会上支持夏令营开展的公益组织寻求资金或物资帮助,同时也借用第三方媒体进行网上募捐江南体育。因为资金有限,很多团队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
大学生付出了这么多,会从中收获什么呢?由于目前社会公认大学生会是夏令营的主要获益者,并有很多对这方面较为成熟的认识,笔者在此简短的概括。除去较为功利的想法(为自己简历添上一抹光彩)外,可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给大学生提供另一种看待社会和生活的视角;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
学生们究竟在夏令营中可以收获到什么?一定会有纯干货的知识,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有如下几点:
1)提高学习兴趣。在志愿者进行授课的时候,多会增添些趣味活动或者小故事来增进学生们对知识的了解,尤其在做实验的时候会极大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和兴趣;
2)提高自信心和课堂参与度。在教育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传统教师往往对那些学习优异的同学投入更多的精力,那些成绩较差性格又内向的同学往往缺乏关注。在夏令营的课堂中,志愿者和助教大多会关注到每一个人,鼓励每一位同学去发言,并且在整个夏令营中,我们会听到志愿者对学生们的各种鼓励性线)促进全面发展。
兴趣课的开设,使学生们学到与语数外相比更加多元化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比如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既可以增进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也可以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4)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好习惯养成的同时也是对坏习惯的摒弃。志愿者在上课时会纠正学生们错误的写字姿势及坐姿,会告诉学生们不要喝生水,并单独为此开设了饮水健康课,同时也会告诉学生们要养成少吃零食,每天按时吃早餐的习惯,而这些问题往往会被当地学生和家长所忽视;5)不经意间的改变。
虽然放在最后,但有可能是最重要的。在15天的夏令营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开展各类不同的课程及活动。学生们未来的成功由相当多的变量组成,由相当多的因素促成,其中有一项不成立,都可能不会实现。每一次活动,每一堂课程,都像一粒粒种子播在学生们的心里,如果将来有那么一粒种子可以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都是这个夏令营的成功!但是我们仍然遗憾的发现,有些学生报着做游戏做活动或者逃避农活的目的来参加夏令营,也可以看到在课上一些学生的关注点仅仅在游戏和活动上,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质内容和意义。
校长往往就代表了校方,校长对一个夏令营的走向起着毋庸置疑的关键作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每个项目点的校长对待夏令营都有不同的方式,大致可概括为三种类型
:对于志愿者可能存在口头上的支持,但事实却是对夏令营的开展情况基本不过问,可能只在开营第一天和结营最后一天露个面,会将所有的压力和任务堆在团队身上。这种类型的校长虽然没有提供给团队帮助,但也没有干预夏令营的正常开展,给了团队极大的发挥空间,利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2)功利政绩型:
对于夏令营可以“合影留念”的活动比较积极,譬如教学物资的发放,开营结营的两场活动等,为了达到其预期宣传效果,可能会干预夏令营的正常开展。这种类型的校长对于学生们的课堂质量和效果往往不太关心,所以当夏令招生人数满额的时候,校长为了面子和人情可能也会介绍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3)大力支持型:
这种类型其实分为很多种,校长支持的方式也各有不同。比如会在物资、水电方面予以支持,或者前期帮助团队大力宣传,亦或是在夏令营进行途中给予中肯的建议,帮助团队共同解决问题。4
严格意义上讲,如果团队在当地学校准备开展夏令营的话,需要经过县教育局的审批。不过会有些学校没有上报教育局,自担风险。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地区的教育局,很大程度上出于安全等不确定因素的考虑,明文禁止大学生开展暑期夏令营,因此在团队寻找项目点的时候增添了许多困难。对于那些大力支持夏令营的地区,教育局则相应的会给团队提供很多帮助,比如在团队和学校的对接方面建立起一个高效的沟通渠道。
他们对于夏令营是什么样的态度呢?从目前已有资料可以看出,近八成家长并不十分清楚夏令营课程的开设,更不清楚夏令营的意义(这并不代表团队未向家长做出说明和解释)。他们更多的是想着找一个能看着孩子的地方,自己安心去干农活(这里更可以看出团队所承担的安全风险)或者给孩子补补文化课,少部分家长可以意识到增长孩子见识、拓宽视野这一层面。
1重视课程设计环节,团队要考虑到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尤其是对课程核心的把握一定要精确。
不仅要根据学生年龄和接受能力进行斟酌,还建议团队提前收集校方及家长的意见,来完善课程方案。或者留出一些便于改动的课程,与学生见面后,根据学生们的兴趣来进行适度修改。避免团队在即将开营前为了迎合(或迫于压力)校方及家长的要求,对课程进行大幅改动,尤其是将大量兴趣课改为文化课;
课堂应是夏令营的核心内容,因此一个良好的课堂反馈机制尤为重要。反馈的内容应包括课堂效果、学生接受程度、教员授课的优缺点;反馈的角度应包括队长、其他教员、学生,甚至可以包括校方和家长。而且这个机制既能起到反馈的作用,更有一种监督的约束力内嵌其中;
有些团队或多或少存在苦难崇拜的倾向。较为严重的表现在不允许去附近的商店购买任何食品江南体育,只能自己买米面油去做饭。不允许吃肉等,这可能来源于团队(更多的是队长)对当地农村现状一种不全面或错误的认识。在谈话中发现,他们最初往往站在与当地人过一样的生活、不搞特殊的立场出发,这种立场是好的,笔者是支持的。但这些带有苦难崇拜倾向的团队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吃苦不受罪就不是乡村夏令营。这样无疑会带来一定的内耗,也不利于志愿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
家访的内容应当包括对学生近几天夏令营情况的反馈;对于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较为中肯的建议;询问家中的经济条件和现实情况以备后期对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收集家长对夏令营的建议等。在整个家访的过程中,可以让志愿者更加深入的了解项目点所在地的情况,使其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去看待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当然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了解,这会为接下来夏令营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事实依托;
一个十人的团队招生人数在60到90之间是较为合理的,既可以保证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关注,也能使志愿者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不必造成资源浪费。提到一定之见是因为有些团队由于对当地情况了解不足,招生人员过多。而且在人员超额并开课几天后,由于村民,尤其校长的介绍,不得不再继续扩招。这显然不利于夏令营的正常开展,不仅影响课堂效果,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队长要在把握原则性问题的情况下,给队员较为充足的发挥空间,不可搞独裁、搞特殊。队长是一个团队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团队的走向。而目前队员多为大一学生,初次开展夏令营,带队队长多为有过暑期夏令营经验的大二学生,这可能会让队长存在一种优越感。虽然队长与队员相比,的的确确承担了很多的任务和压力,但仍建议队长不要搞特殊化;
很多团队选择的地点都很偏僻,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学生的眼界比较局限,这些学生平时很难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和知识,所以夏令营的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在这种条件下,夏令营的招生人数和学校人数是相符的,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会来参加。然而有些夏令营的地点就在县城边上甚至在县城里面,学校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学生家庭条件较为富裕,很多家长暑假会选择把学生送去补习班而不是夏令营。笔者认为真正需要帮助的地方都有这样的共性——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生活条件较差。(所以)团队筹集的资金和物资是否真的用在了需要它的地方呢?
志愿者在夏令营授课的时候起着相当大的引导作用,绝不可向学生传递不完全正确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应充分备课,不要存在知识点的错误、板书应当清晰并有条理、吐字清晰讲普通话、注意自身着装,拖鞋、超短裤应严格禁止。在非上课时间,也应当规范手机电脑的使用,避免给学生们带来消极的影响。
在志愿者离开项目点时,学生已经和他们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甚至产生依赖之情。如果志愿者在结营后突然消失在学生们的生活中,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心灵上的伤害。因此建议要有可以和当地学生继续沟通的渠道,如定期的书信往来。等过一段时间,学生对志愿者的感情逐渐变淡后再退出他们的生活。
夏令营一共10名志愿者,招收51名学生,项目点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镇麻山小学,学校位置仍然和大多数团队一样的偏僻。很多团队都要先坐火车到县上,再由县上坐大巴到乡镇,再通过其他交通工具(
包车、摩托、三轮等)到达村上的小学。麻山小学更是如此,生活必须用品要去镇上买,而到达学校只能从镇上包车,往返就需要一百元。该团队在学生安全、课程设计和执行、活动开展各方面都达到了一个优秀大学生团队的标准。他们基本克服了前文所提到的三大问题:安全、纪律和资金。其中与队长和队员的团结协作密不可分,队长和队员打成一片,不搞特殊不摆架子,在原则性问题上,会展现出坚定的立场。队员会把自己的专业和擅长的领域融进课堂,让学生们有更好的课堂体验。
队长坦言:“我们到了这里也是学生,有很多东西和知识我们不懂,但是为了学生就只能现学现卖了”,不过据笔者观察,这种“现学现卖”的效果很是不错,看得出来团队的认真和负责。除去团队自身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校长。校长年轻还未成家,跟团队没有代沟,很玩的来,所以基本和志愿者们同吃同住。由于校长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对学生们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学生们不会太放纵,安全和课堂纪律问题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当校长去镇上办事的时候,又会帮志愿者们捎一些生活必需品,这样就减少了来回一百元的路费。校长有时也会参与团队的例会,对于团队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且并未对夏令营的开展有过明显的干涉。就像前文提到的一样,校长对一个夏令营的走向起着毋庸置疑的关键作用。也是团队在开展夏令营时,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教员是物理专业。课前做了很多准备,亲手制作了有关串联和并联的小灯泡教具。我们都知道这是初三物理课才会学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肯定会有些难度,但是笔者认为这个课程设计的非常好,也很成功。虽然学生们有些听不懂,但是他们看到了小灯泡是如何运作的,并且自己也是可以做成的。科学这个东西说起来会很高大,很多学生都觉得是遥不可及的,但这堂课告诉了学生,科学是可以触碰到的,不是想象中的高不可攀,只要有知识、有勇气、善于发现是能与科学为伍的。这堂课就像给学生们心里种下了颗种子,我们虽然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长大甚至不知道是否会发芽,但是我们清楚,有了这颗种子,就会有希望。
笔者用不成熟的文笔尽力去尝试着描绘出目前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的现状,希望让更多的人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这一活动,而不是被偏激或片面所代替。目前暑期夏令营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它所起到的积极意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