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体育著名学者鲍鹏山教授给出了他的答案,为了方便阅读,我们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呈现。
鲍鹏山,上海开放大学中文系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潜心研究先秦诸子数十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研究。
我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是人工智能时代了,已经是基因时代了,为什么还要去读《论语》这样几千年以前的书?
这根本是两个概念、两种逻辑,一个是科学技术,一个是文化,谁说读《论语》能够解决冰箱制冷这样的问题?!《论语》解决的是一个人脑子里的问题、精神上的问题,是公共知识的问题,是各种文化得以对话的公共语境。
上次来了几个中国台湾人,我们在一起讨论,我现场做了一个小测试:我说,一个人,受到一些伤害,然后见人就跟人诉苦,我们就会说,这个人很像祥林嫂。
这就是公共性,“祥林嫂”这个意象在大陆文化圈有公共性,在台湾没有公共性。
所以,多年前我就呼吁:至少语文教材必须全国统编,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解决知识的公共性问题。
如果我们连知识的公共性都没有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生存基础又从哪里来?
为什么只有我们国家在说《论语》是过时的,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别的国家在读柏拉图、苏格拉底、莎士比亚,读《圣经》的时候不分所谓“精华”与“糟粕”?
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谁来判定?《论语》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它是思辨的、开放的,当我们读《论语》,这部分可能对张三有启发,那部分可能对李四有启发,有可能此时有启发,有可能未来有启发……没有人能判定哪些部分一定是“落后的”。
现在随便一个什么学者动不动就讲扬弃,甚至随便一个没读过几本书的网友,都可以动不动就指责前贤,从风气上讲,这叫浮躁;从品行上讲,这叫傲慢,而这种傲慢,是出自于自己浅薄无知带来的自大和无畏。
读书这件事,我们不能简单看有什么用。读书不能简单地问能解决什么问题,《论语》不是一把螺丝刀、一把起子,不能用工具论去判定读它的意义。
价值观使人成其为人,第二则使社会可以建立起具有共同认可的制度,保护价值观。
人类为什么是人类?人类和动物的差别在于,人有是非观,知道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可以做。
为什么经典值得传承,因为无论中西,无论孔子,还是苏格拉底、释伽牟尼,他们都在思考同样的问题:
文化的功能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个“命”,不是“生命”,是“性命”。何为“性命”?顾名思义,从字形上就可以看出来:有心灵有灵魂的生命。
赋予我们生命以灵魂和心灵的,就是文化。而文化的存在形态里,最典型的形式,就是文化经典。
所以我们今天让小孩读《论语》,你不能拿它和科学等量齐观。科学是让你知道能做什么,文化是告诉你不能做什么,两者相互制约。
所以对于“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论语》”这样的问题,我是没办法跟他对话的。这就是我们教育出问题的结果。我们的教育教出了一大批没有逻辑能力、不辨问题层次,不懂得分类的人,所以,他的问题都不是不会思考和解决问题,他的问题是根本不能分辨问题所在。
经典也是建立共同的价值认知的基础。你认同孔子,我认同孔子;你认同苏格拉底,我也认同苏格拉底,这样大家就可以对话、可以相处了。如果我讲仁爱,你不讲,你的价值观跟我不一样,我们就没法沟通了。
但对于社会来说,经典是给大家一个共同认知,可以使大家在同一个价值观下建立制度,得到保障。
社会发展到今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哪怕专业差一点、技术不懂得江南体育,大概率都还是能生活得好,但如果各有各的价值观,那社会恐怕就很可怕。
现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学习“不过时”的东西,比如科技,但科技恰恰是淘汰飞快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每一门知识和技术,在今天这个分工精细的时代,一部分人会就可以了。但是,基本文化经典以及其中包含的基本价值观,却是每个人都需要认知并认同的。
我们不需要一个快递小哥、一个家庭钟点工懂得某个专业知识和技术,但我们需要所有人,包括快递小哥钟点工有基本的为人处世的准则,需要他们认知并认同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
这就是为什么,在西方的教育里,他们没有功能性的“语文”这门课,而是开阅读和写作这门课,他们对读书的要求,比对数学的要求高的多。
某些专门的知识,只是专门职业的人才需要;而普适的价值观,是所有国民都需要的。国家提供的教育,必须立足于此。
现在的社会人人追求成功。追求成功我是赞成的,但同时还应该有个健康的心理支撑。
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真的能追求到成功,人生有很多人力不能企及的事情,有很多偶然因素决定人最后不是那么成功。
比如,儒家和道家都告诫我们要安贫乐道,这就是让人有很稳定的心理支撑,让我们知道,世俗的“成功”值得追求,但并非我们人生的必须,人生的必须是合乎道德和合乎人性的生活本身。